「雨撲滿」備妥27噸雨水 里長李重華分享社區節能減碳

周延 / 智慧應用 報導

萬華區騰雲里里長李重華以雨撲滿、太陽光電陸橋與公車亭等具體作法,從鄰里、社區做起,積極落實節能減碳。周延

自2017年起,萬華區騰雲里投入環境教育與實踐節能減碳有成,2018年獲環保署「低碳永續家園銀級認證」殊榮,也獲得台北市政府多次肯定。對於鄰里、社區如何積極落實節能減碳,里長李重華以多年親自帶領社區投入經驗現身說法,分享以社區的自發力量落實積極節能減碳重要秘訣。

「雨撲滿」備妥27噸雨水 里長李重華分享社區節能減碳

李重華回想最初實踐節能減碳的契機,源於2017年,當時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(產基會)正在推動「雨水回收」計畫,預計選定5個台北市里來做先期示範,輾轉詢問到李重華所在的騰雲里是否有願意成為示範里。李重華笑道,當時只覺得能夠落實環境永續計畫,社區當然應該參加,於是在產基會協助下,設立了第一個儲存屋頂雨水的「雨撲滿」,正式開啟李重華在里內廣設雨撲滿的構想。

李重華表示,自從設置第一座與撲滿後,社區內公共花圃澆灌、清掃,不必再用自來水,節省社區公共用水支出,也能夠分擔大雨時排水溝渠負擔,是鄰里層級可以落實台北市成為「海綿城市」的具體作法。於是,憑著這股對環境的熱情,李重華便率領里辦公室志工在里內擴大設置,至2020年11月,已經設置18座雨撲滿,平均每座可容納1.5噸雨水,隨時為全里備妥27噸的雨水,完全滿足里內社區澆花灑掃用途,甚至在位於萬華區韶安街的荒野協會的協助下,利用多餘存量雨水,栽培出台灣水韭、蕨類、水芹菜等眾多水生植物,供里內民眾欣賞。

回想這18座雨撲滿設置過程,李重華笑稱自己是很會「化緣」,利用機會親自與公私單位募款,讓一座座雨撲滿獲得華南銀行、台北市牙醫師公會、北市府社會局、北市府客家委員會、古亭國中、產基會等單位認養。同時也招募里內志工(退休住戶為主)協助維護清潔。李重華表示,不要看設置一座雨撲滿好像只需要購置水塔費用,還要包含水泥石塊基座、接引雨水管線、塗裝設計費、大圖輸出(供環境教育宣導使用)等費用,以及設置後每半年還要做1次水質調查(確認水質情況)等費用,都需要張羅。

與雨撲滿設置同時,2017年起李重華也積極推動社區「天然能源再生計畫」,先在里內的南海儒家社區內設立8座太陽能路燈,又將中華路旁的佈告改成太陽能供電的佈告欄,2019年在國際獅子會、里內的萬華醫院等單位贊助下,設置太陽能充電的騰雲陸橋、萬華醫院前太陽能候車亭,成為名符其實的節能減碳社區。

然而,李重華強調,善用各單位資源設置雨撲滿、綠能設備固然重要,更重要的是要凝聚在地居民願意開放公共場域,雖說設置各種節能減碳設備立意良善,但若欠缺與在地居民溝通,仍無法順利落實。

李重華舉例,以2019年向北市府產發局申請經費經營社區「方寸農園」為例,要取得社區管委會同意使用公共區域設置菜園,同時也要指派志工維持農園,不要讓居民感覺荒廢,以及控制維持農園時可能發出的噪音,才能獲得多數居民認同,這都需要里長、社區管委會共同努力協調。

著眼騰雲里未來如何更加朝節能減碳里邁進?李重華說出四大目標,除了持續推動雨水回收、太陽節能、綠能運輸、資源循環(廢棄傘布改製購物袋、廢魚缸回收轉社區水生植物魚缸)外,未來將打算推動免用洗碗精的奈米陶瓷共餐餐盤、提供餐飲商家可再次使用的便當盒等規劃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